◎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虾蟆肝,中药材。为蛙科动物泽蛙RanalimnochariaBoie的肝。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解毒,疗疮之功效。用于蛇咬伤,白屑疮,疔疮。
性味归经
咸,寒。归心经。
形态特征
泽蛙,体长约40-55mm左右,雄蛙略小,头长宽相等,吻端尖圆,吻棱圆;鼻孔距吻较距眼略近,眼间距窄,为上眼睑宽的1/2,鼓膜为眼径的2/3;犁骨齿两团,向后集中而不相遇。指、趾端钝尖;第1指发达,指长顺序3,1,4,2;关节下瘤及掌突发达。后肢短,胫跗关节前达眼部附近,左右眼部稍重迭,趾间的蹼约达趾长的2/3;关节下瘤小而明显;内跖突窄长,有时与跗褶相连,外跖突小,有时与第5趾之跖褶相连。背面的皮肤有许多不规则、分散排列之长短纵肤褶,而无背侧褶,体侧多为圆形疣,后肢背面也有小疣,头部两上眼睑后方有一窄的横肤沟;颞褶明显;腹面皮肤光滑。生活时颜色变异颇大,背面为棕灰色或灰棕橄榄绿色,有时杂以赭红色,深棕色斑纹颇显著;上下唇缘有6-8条明显的纵纹;两眼之间有横斑;背面在前肢肩部多少成“VV”形斑,断续情况不一,两侧斑纹的凹入部分适于肩部浅色点相对;背后端有“V”字形纹或短横纹,四肢有横纹,雄性咽部黑色,其余为白色。雄性第1指上浅色婚垫发达,有单咽下外声囊。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解毒、疗疮的功效。
主治
用于蛇咬伤,白屑疮,疔疮。
医家论述
《本草纲目》:“治蛇咬伤,白屑疮,疔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烧存性调敷。
配伍应用
1.治小儿白屑疮:虾蟆肝10个,烧存性研末,加梅片1g,和麻油拌匀,敷患处。
2.治疔疮:虾蟆肝贴疔上。(2-3方出自福州台江区《验方汇集》)
采收加工
夏、秋季捕捉后,取肝,鲜用或烘干。
肝,中药材。为蛙科动物泽蛙Ran◎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