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细叶大戟,中药材。为大戟科植物细叶大戟EuphorbiaesulaL.的全草。分布于河北、江苏、浙江、贵州、云南等地。具有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疮毒肿痛。
别名
打碗科、猫眼草
性味归经
微苦,凉。归肝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长20厘米以上,直径3-5(6)毫米,不分枝或分枝,常曲折,褐色或黑褐色。茎单生或丛生,单生时自基部多分枝,高30-60厘米,直径3-5毫米;不育枝常发自基部,较矮,有时发自叶腋。叶线形至卵形,变化极不稳定,长2-7厘米,宽4-7毫米,先端尖或钝尖,基部楔形至平截;无叶柄;不育枝叶常为松针状,长2-3厘米,直径约1毫米;无柄;总苞叶3-5枚,与茎生叶同形;伞幅3-5,长2-4(5)厘米;苞叶2枚,常为肾形,少为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2毫米,宽4-10毫米,先端渐尖或近圆,基部近平截。花序单生于二歧分枝的顶端,基部无柄;总苞钟状,高约3毫米,直径2.5-3.0毫米,边缘5裂,裂片半圆形至三角形,边缘及内侧被毛;腺体4,新月形,两端具角,角长而尖或短而钝,变异幅度较大,褐色。雄花多枚,苞片宽线形,无毛;雌花1枚,子房柄明显伸出总苞之外;子房光滑无毛;花柱3,分离;柱头2裂。蒴果三棱状球形,长与直径均5-6毫米,具3个纵沟;花柱宿存;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卵球状,长2.5-3.0毫米,直径2.0-2.5毫米,成熟时黄褐色;种阜盾状,无柄。花果期4-10月。
分布区域
生于路边、山坡。分布于河北、江苏、浙江、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
主治
用于疮毒肿痛。
医家论述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叶及茎研末或熬膏敷肿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或熬膏敷。
配伍应用
治疔疮肿毒: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采收加工
6-8月采收全草,晒干。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