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杏叶防风,中药材。为伞形科植物杏叶茴芹PimpinellacandolleanaWightetArn.的根或全草。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祛风活血,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脘腹寒痛,消化不良,痢疾,感冒,咳嗽,惊风,白带,疝气,睾丸偏坠,瘰疬,跌打肿痛,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别名
蜘蛛香、山当归、马蹄防风、九月白花草、满身串、三足蝉、白花草、阳山臭、犁头尖、清当归、羊膻臭、马蹄叶、地胡椒、小羊膻、骚羊古、九牛燥、羊山臭、大寒药、消气草、兔耳防风、小英雄、小菊花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脾、肝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100厘米。根长圆锥形或圆柱形,长5-15厘米,径0.5-1厘米,有少数支根或不分支。茎直立,通常单生,稀为2,被柔毛,上部有少数分枝。基生叶4-10,有柄,包括叶鞘长2-20厘米,有毛;叶片不分裂,心形,长2-8厘米,宽2-7厘米,或较小,长宽各1厘米左右,稀为三出分裂,近革质;茎生叶少,中、下部叶有柄;单叶或三出分裂,稀为羽状分裂;上部叶较小,有短柄或无柄,叶片3裂或1-2回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所有的裂片两面都有柔毛,边缘有齿。复伞形花序少,有长梗;通常无总苞片,偶有1-7,线形,顶端全缘或3裂;伞辐(6-) 10-25,长1.5-4厘米,有毛,或稍粗糙;小总苞片1-6,线形,等于或长于花柄;小伞形花序有花10-20,花柄不等长;小伞形花序的外缘花发育,中间的花近于无柄,有的不育;无萼齿;花瓣白色,间或微带红色,倒心形,基部楔形,顶端凹陷,有内折的小舌片,背面有毛;花柱基圆锥形,花柱长约为花柱基的2-3倍,向两侧弯曲。果实卵球形,基部心形,有瘤状突起,果棱线形;每棱槽内有油管2-3,或单生,合生面油管2-4;胚乳腹面平直。花果期6-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祛风活血、解毒消肿的功效。
主治
用于脘腹寒痛,消化不良,痢疾,感冒,咳嗽,惊风,白带,疝气,睾丸偏坠,瘰疬,跌打肿痛,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医家论述
1.《滇南本草》:“温中散寒气。治九种胃气痛,胸腹中寒胀气疼,寒疝偏坠,截寒热往来疟疾。”
2.《草木便方》:“消瘰疬,散血破癓;疗蛇伤,肿毒,跌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研末或泡酒。
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
配伍应用
1.预防流感:鲜杏叶防风根15-30g(干品减半)。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2.治风寒感冒,咳嗽,破伤风,白带:杏叶防风根6-12g。水煎服。(《丽江中草药》)
3.治胃气痛:杏叶防风五钱(焙),草豆蔻二钱,小茴香二钱(炒),共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热烧酒服。
4.治面寒疼,胸膈气胀,面寒硬梗,肚腹疼痛:古方单用杏叶防风为末,每服一钱;今或用杏叶防风五钱(焙),香白芷二钱,威灵仙二钱,赤地榆三钱,过山龙一钱,茶匙草三钱,引烧酒一盅,和水酒煎服。或泡药酒亦可。(3-4方出自《滇南本草》)
5.治食积腹满:杏叶防风、万年荞、紫地榆各12g。水煎服。
6.治消化不良,呕吐:杏叶防风6g,续断6g,五叶草6g。水煎,兑米泔水和红糖适量服。
7.治痧症:杏叶防风15g,水煎点酒服;或用杏叶防风末9g,开水点酒送服。
8.治急性肠绞痛:杏叶防风9g,马蹄香6g,重楼9g。水煎服,红糖为引,腹胀加川芎3g。
9.治红白痢疾:杏叶防风15g,草血竭9g,翻白叶9g,胡椒9g;或杏叶防风12g,白头翁9g,小丁香9g。红痢红糖为引,白痢白糖为引,水煎服。(5-9方出自《曲靖专区中草药》)
性状鉴别
根细长圆锥形,稍弯曲或具分歧,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具多数横向皮孔样突起及侧根断痕,根头部无纤维状物。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白色,可见少数棕红色油点,木质部黄白色。气微,味淡而后略苦。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叶茴芹PimpinellacandolleanaWimpinellacandolleanaWig叶防风,中药材。为伞形科。为伞形科植物杏叶茴芹Pi。为伞形科植物杏叶茴芹Pim◎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