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单头紫菀根,中药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AsterturbinatusS.Moore的根。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喉蛾,乳痈,小儿疳积。
性味归经
微苦,凉。归肝、心、脾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有根茎。茎粗壮,常单生,被糙或有长粗毛,下部有较密的叶。下部叶在花期常枯落,叶片卵圆形或卵圆披针形,长4-10cm,宽3-7cm,先端尖,基部截形或圆形;渐狭成4-8cm稀12cm,具宽翅的柄,边缘有疏齿;中部叶无柄,长圆或椭圆披针形,长3-12cm,宽1-3cm,有浅齿,基部有抱茎的圆形小耳,先端尖或渐尖;上部叶小,卵圆形或披针形;全部叶两面被短粗毛,下面沿脉有长糙毛;中脉在下面突起,有离基三出脉及2-3对侧脉。头状花序直径2-4cm,单生或2-3个簇生上部叶腋,花序梗长1.5-5cm,有密集而渐转变为总苞片的苞叶。总苞倒锥形,长10-12mm,径10-18mm。总苞片约5层,覆瓦状排列,常带紫红色,有缘毛;外层卵圆形,先端圆形或急尖,内层长圆状线形,先端圆形;舌状花约20余个;舌片蓝紫色,长达14mm;管状花长6.5mm,裂片长1.7mm;花柱附片长达1mm;冠毛白色,有近等长的微糙毛。瘦果倒卵状长圆形,两面有肋,被密粗毛。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治
用于喉蛾,乳痈,小儿疳积。
医家论述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止痢止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
配伍应用
1.治急性扁桃体炎:(单头紫菀)根3株。洗净,剪碎,加烧酒炖服,小儿可用米泔水炖服。
2.治急性乳腺炎:(单头紫菀)根30-45g,或全草30-90g。水、酒各半煎服;亦可加威灵仙9g同煎服。
3.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单头紫菀)根6-15g,红枣3-5个。水煎服。(1-3方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4.预防感冒:取单头紫菀根制成煎剂,成人每次服20-40ml(含生药9-18g),每10天服药1次,连服5次。(《浙江·科技简报(医药卫生部分)》1972,(10):22)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