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安徽刺黄柏,中药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BerberisanhweiensisAhrendt的茎枝。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北等地。茎枝入药,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淋浊,带下,疮疡,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别名
黄柏、刺黄柏、三颗针
性味归经
苦,寒。肝、胃、大肠经。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2米。小枝稍有棱角,老枝黄色或暗棕色,具条棱,有少数黑色疣点,刺单生或3叉,长1-1.5厘米。叶薄纸质,近圆形或宽椭圆形,叶片长2-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楔形,下延,上面深绿色,中脉和侧脉隆起,背面淡绿色,中脉和侧脉明显隆起,两面网脉显著,无毛,叶缘平展,每边具15-40刺齿;叶柄长5-15毫米。总状花序具10-27朵花,长3-7.5厘米,包括总梗长1-1.5厘米,无毛;花梗长4-7毫米,无毛;苞片长约1毫米;花黄色;小苞片卵形,长约1毫米;萼片2轮,外萼片长圆形,长2.5-3毫米,宽1.3-1.5毫米,内萼片倒卵形,长约4.5毫米,宽约3毫米;花瓣椭圆形,长4.8-5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全缘,基部楔形,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3毫米,药隔不延伸,先端平截;胚珠2枚。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9毫米,直径约6毫米,红色,顶端不具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分布区域
安徽、浙江、湖北。生于山地灌丛中、林中、路旁或山顶。海拔400-1800米。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主治
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淋浊,带下,疮疡,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性状鉴别
茎枝圆柱形,稍直,多分枝,直径1-5mm,长短不一。表面黑褐或棕黑色,具纵皱纹,针刺多单一,稀三叉。质硬,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怀;横切面皮部淡黄色,木部黄色,有较密放射状纹理,髓部较小,黄白色。气微,味苦。以茎枝粗壮、断面色黄者为佳。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茎枝,去叶,洗净,晒干。
。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Berberis,中药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Ber徽刺黄柏,中药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Berberisa,中药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Berberisanhwe◎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