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岩豆藤根,中药材。为豆科植物香花崖豆藤MillettiadielsianaHarms的根。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具有补血活血,祛风活络之功效。常用于气血虚弱,贫血,四肢无力,痢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性味归经
苦、微甘,温。归大肠经。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长2-5m。枝被褐色短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5-30cm;叶柄长5-12cm;托叶线形,长约3mm;小叶片5,革质,具短柄;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有时为卵形,长4-15cm,宽2-3cm,先端钝渐尖,基部钝或圆形,上面无毛,下面略被短柔毛或无毛,网脉密集而明显。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组成圆锥花序,长达15cm,密被黄褐色茸毛;苞片小,卵形,小花梗长约5mm,被绒毛;花密集;萼钟状,5裂,密被锈色茸毛;花外面白色,密被锈色茸毛,内面深紫色,花冠蝶形;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花柱内弯。荚果狭长椭圆形,略扁平,长7-12cm,宽14-25mm,近木质,密被锈色茸毛。种子1-5颗,扁长圆形。花期5-8月,果期10-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补血活血、祛风活络的功效。
主治
气血虚弱,贫血,四肢无力,痢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
医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行气和血。治风湿筋骨疼痛。”
2.《重庆草药》:“行气活血,破瘀生新。治跌打损伤,吐血,气血不和,筋骨疼痛。”
3.《贵州民间药物》:“和血,解热。治红白痢,痨伤疼痛,贫血。”
4.《湖南药物志》:“祛风除湿,行气和血,舒筋活络。主治风湿关节痛,虚弱四肢无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浸酒。
外用:适量,捣敷。
配伍应用
1.治贫血:岩豆藤根30g,五香血藤15g。泡酒服或炖肉吃。(《贵州民间药物》)
2.治关节风湿痛:鸡血藤干根30-60g,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使用禁忌
《重庆草药》:“孕妇忌用。”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备用。
岩豆藤根,中药材。为豆科中药材。为豆科植物香花崖花崖豆藤MillettiadielsianaHarms的物香花崖豆藤Millettiadielsi◎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