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野大豆藤,中药材。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inesojaSieb.etZucc.的茎、叶及根。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敛汗,舒筋止痛之功效。用于盗汗,劳伤筋痛,胃脘痛,小儿食积。
性味归经
甘,凉。归肝、脾经。
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长1-4米。茎、小枝纤细,全体疏被褐色长硬毛。叶具3小叶,长可达14厘米;托叶卵状披针形,急尖,被黄色柔毛。顶生小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6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至钝圆,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均被绢状的糙伏毛,侧生小叶斜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通常短,稀长可达13厘米;花小,长约5毫米;花梗密生黄色长硬毛;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密生长毛,裂片5,三角状披针形,先端锐尖;花冠淡红紫色或白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斜倒卵形,有明显的耳,龙骨瓣比旗瓣及翼瓣短小,密被长毛;花柱短而向一侧弯曲。荚果长圆形,稍弯,两侧稍扁,长17-23毫米,宽4-5毫米,密被长硬毛,种子间稍缢缩,干时易裂;种子2-3颗,椭圆形,稍扁,长2.5-4毫米,宽1.8-2.5毫米,褐色至黑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敛汗、舒筋止痛的功效。
主治
用于盗汗,劳伤筋痛,胃脘痛,小儿食积。
医家论述
《上海常用中草药》:“滋养,强壮,敛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120g。
外用:适量,捣敷患研末调敷。
配伍应用
1.治盗汗:野大豆藤或荚果30-120g,红枣30-60g,连汁全部吃下。
2.治伤筋:野大豆鲜根加山天萝根皮,酒糟或酒捣烂,烘热包敷患处。(1-2方出自《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3.治胃痛,跌扭腰痛:野大豆根15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晒干。
。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inesoj药材。为豆科植物野大。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中药材。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ine中药材。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inesojaSilycinesojaSieb.etZucc.的茎、叶及根cinesojaSie◎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