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银线草根,中药材。为金粟兰科植物银线草ChloranthusjaponicusSieb.的根及根茎。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具有祛风胜湿,活血散瘀,解表散寒,解毒截疟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疖肿,外感风寒,疟疾。
别名
土细辛、四叶细辛、天王匕、拐拐细辛、四叶匕、白毛匕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心、肺、肝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49厘米;根状茎多节,横走,分枝,生多数细长须根,有香气;茎直立,单生或数个丛生,不分枝,下部节上对生2片鳞状叶。叶对生,通常4片生于茎顶,成假轮生,纸质,宽椭圆形或倒卵形,长8-14厘米,宽5-8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齿牙状锐锯齿,齿尖有一腺体,近基部或1/4以下全缘,腹面有光泽,两面无毛,侧脉6-8对,网脉明显;叶柄长8-18毫米;鳞状叶膜质,三角形或宽卵形,长4-5毫米。穗状花序单一,顶生,连总花梗长3-5厘米;苞片三角形或近半圆形;花白色;雄蕊3枚,药隔基部连合,着生于子房上部外侧;中央药隔无花药,两侧药隔各有1个1室的花药;药隔延伸成线形,长约5毫米,水平伸展或向上弯,药室在药隔的基部;子房卵形,无花柱,柱头截平。核果近球形或倒卵形,长2.5-3毫米,具长1-1.5毫米的柄,绿色。花期4-5月,果期5-7月。
分布区域
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
功能
本品具有祛风胜湿、活血散瘀、解表散寒、解毒截疟的功效。
主治
跌打损伤,疖肿,外感风寒,疟疾。
药理作用
肝毒性。
医家论述
《唐本草》:“治温疟疫疾,强腰脚。”
用法用量
内服:1.5-3g煎汤;浸酒或研末。
外用:捣敷。
配伍应用
1.治感冒:银线草根二至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中华药海》)
2.治劳伤:银线草根三至五钱,白酒一斤。泡酒剂服,每次二至三酒蛊,每日一至二次。(《中华药海》)
使用禁忌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孕妇禁服。
性状鉴别
干燥根茎暗绿色。根须状,灰白色或土黄色,质脆易断,湿时坚韧,皮部发达,易与木部分离,木部如粉条状,黄白色。
采收加工
春、秋采挖,洗净,晒干用或鲜用。
银线草Chloranthu金粟兰科植物银线草Chloranthusjaponicu物银线草Chloranthusja◎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