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野高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ID:55155 / 打印

野高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畔落新妇AstilberivularisBuch为虎耳草科植物溪畔落新妇As

野高粱,中药材。为虎耳草科植物溪畔落新妇AstilberivularisBuch.-Ham.exD.Don的根茎或全草。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痛,黄水疮。

别名

假升麻、红升麻、野泽兰、水寒药、水滨升麻、假淫羊藿、大药片、活根、黄药、毛脚杆升麻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肾、胃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6-2.5米。茎被褐色长腺柔毛。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叶轴与小叶柄均被褐色长柔毛;小叶片,顶生者菱状椭圆形至倒卵形,侧生者卵形,长4-14.5厘米,宽1.7-8.4厘米。基部偏斜状心形、圆形至楔形,边缘有重锯齿,先端渐尖,腹面疏生褐色腺糙伏毛,背面沿脉具褐色长柔毛和腺毛。圆锥花序长41-42厘米,多花;花序分枝长1-18厘米;苞片3,近椭圆形,长1.1-1.4毫米,宽0.2-0.6毫米,全缘或具齿牙,边缘疏生褐色柔毛;花梗长0.6-1.8毫米,与花序轴均被褐色卷曲腺柔毛;萼片4-5,近膜质,绿色,卵形、椭圆形至长圆形,长约1.2-1.5毫米,宽约1毫米,内面稍凹陷,外面略弓凸,无毛,单脉;无花瓣;雄蕊5-10(-12),长0.5-2.4毫米;雌蕊长约2毫米,心皮2,基部合生,子房近上位,花柱叉开。染色体2n=28。花果期7-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的功效。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痛,黄水疮。

医家论述

《云南中草药》:“行气活血,活血散瘀。治慢性胃炎,跌打损伤,黄水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配伍应用

治黄水疮:(野高粱)根研末,香油调匀敷患处。(《云南中草药》)

性状鉴别

根茎呈圆柱形,稍弯曲,长约11cm,直径约2cm。表面黑褐色,基部生有多数疣状突起,可见多数须根痕及残存细根;上面茎基密生褐色鳞片和长柔毛。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粉性,红棕色。气微,味辛、涩。全草皱缩。茎较粗,呈扁圆柱形,表面褐色至黑褐色,有褐色长腺柔毛。羽状复叶多破碎,完整小叶片呈卵形或菱状椭圆形,棕褐色,边缘有重锯齿;小叶柄与叶轴均被褐色长柔毛。圆锥花序,花序轴与花梗均被褐色卷曲腺柔毛。萼片4-5,卵形,近膜质,质脆;无花瓣。气微,味辛、涩。

科植物溪畔落新妇Astilbe。为虎耳草科植物溪畔落新妇Asti耳草科植物溪畔落新妇Astilberivulari粱,中药材。为虎耳草科植物溪。为虎耳草科植物溪畔落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4-01-27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与本文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