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大高良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ID:55562 / 打印

大高良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galanga(L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galanga(L.)

大高良姜,中药材。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galanga(L.)Willd.的根茎。具有温胃,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胃脘冷痛,伤食吐泻。

别名

大良姜、山姜、良姜

性味归经

辛,温。

化学成分

根茎含桂皮酸甲酯、樟脑、桉叶素、丁香油酚、α-和β-蒎烯、柠檬烯、4-松油醇、乙酸龙脑酯、乙酸胡椒酚酯、乙酸香茅酸酯、乙酸牻牛儿醇酯、β-丁香烯、α-香柑油烯、芳-姜黄烯、β-甜没药烯、十五烷、β-倍半水芹烯、丁香烯氧化物、甲基丁香油酚、乙酸丁香油酚酯、胡椒酚、反式-β-金合欢烯、高良姜素、3-甲基高良姜、DL-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DL-l′-乙酰氧基丁香油酚乙酸酯、反式-3,4-二甲氧基桂皮醇、反式-4-甲氧基桂皮醇、反式-4-羟基肉桂醛、?1′-羧基胡椒酚乙酸酯、二-(对-羟基-顺-苯乙烯基)甲烷、二乙酸-反式-对-香豆醇酯、二乙酸-反式-松柏醇酯、[1′S]-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1′S]-1′-乙酰氧基丁香油酚乙酸酯、4-羟基苯甲醛。

形态特征

多年生丛生草本,高1.5-2.5m。根茎粗壮,圆形,有节,棕红色并略有辛辣味。叶2列,无叶柄或极短;叶片长圆形或宽披针形,长30-50cm,宽6-10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钝,常棕白色,两面无毛或背面有长柔毛;叶舌长5-10mm,先端钝。圆锥花序顶生,直立,多花,长14-32cm,径4-8cm,花序轴上密生柔毛,多分枝;总苞片线形,长约20cm;小苞片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1-2cm;花绿白色,清香;花萼管状,顶端不等的3浅裂,有缘毛;花冠管与萼管略等长,裂片3,长圆形,唇瓣倒卵形至长圆形,长2.5-3cm,宽8-12mm,基部成爪状,有红色条纹;雄蕊1,与唇瓣等长,花药长圆形,退化雄蕊2,披针形,长6-10mm,着生于唇瓣基部;子房下位,无毛,花柱细长,柱头略膨大。蒴果长圆形,不开裂,长1-1.5cm,宽约7mm,中部稍收缩,熟时橙红色。种子多角形,棕黑色。花期6-7月,果期7-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功能

本品具有温胃、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

主治

胃脘冷痛,伤食吐泻。

药理作用

1.祛痰作用:大高良姜的石油醚提取物对家兔有较好的祛痰作用,使支气管腺分泌增加挥发性部分能直接刺激支气管腺;非挥发性部分则通过胃粘膜的反射产生作用。

2.抗溃疡作用:所含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和1′-乙酰氧基丁香油酚乙酸酯对Shay大鼠胃溃疡有显著抑制作用。

3.其他作用:根茎的水煎剂以0.25%-0.75%浓度对离体肠管有兴奋作用。挥发油在体外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医家论述

1.《广西中药志》:“温胃散寒,止痛。治胃气痛,胃寒冷及伤食吐泻。”

2.《云南中药志》:“用于脾寒吐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配伍应用

治关节麻,皮肤瘙痒,蛇、虫、蝎咬伤:大高良姜鲜根适量,捣烂外敷。(《云南中药志》)

使用禁忌

《云南中药志》:“胃热者忌服。”

性状鉴别

根茎呈圆柱形,有分枝。长8-12cm,直径2-3cm。表面红棕色或暗紫色,有波浪形的淡黄色叶痕形成的环节,节间长0.5-1cm,具纵皱纹;根茎下侧有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皮部占2/3,内皮层明显,维管束星点明显可见,木部与皮部分离。气芳香,味辛辣。以分枝少、色红棕、气香烈者为佳。

采收加工

2-3月采挖,除去茎叶及杂质,洗净,切段或切片晒干。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中药材。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galanga(L.)Will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galanga(L.)Willd.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4-01-29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与本文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