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紫背金盘草,中药材。为唇形科植物紫背金盘AjuganipponensisMakino的全草或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乳痈,肠痈,疮疖肿毒,痔疮出血,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别名
破血丹、筋骨草、石灰菜、九味草、散瘀草、散血丹、退血草、散血草
性味归经
苦、辛,寒。
化学成分
1.全草含β-蜕皮素,筋骨草甾酮A和B,旌节花甾酮等。
2.地上部分含筋骨草素A1.B1-B3.C1.D1及筋骨草素二萜-1等。
3.叶含筋骨草素,二氢筋骨草素和断-氯代筋骨草素等。
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20cm以上。茎通常直立,稀平卧,常从基部分枝而无基生叶,全体被疏柔毛。基生叶具柄;叶片宽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4.5cm,宽1.5-2.5cm,两面被糙伏毛。轮伞花序下部者远离,向上渐密集成顶生假穗状花序;苞片小,卵形至宽披针形;花萼钟状,10脉,萼齿5,近相等;花冠淡蓝色或蓝紫色,稀白色或白绿色,具深色条纹,筒长8-11mm,近基部具毛环,檐部近二唇形,上唇短,2浅裂,下唇伸延,3裂,中裂片扇形;雄蕊4,二强,伸出;花盘环状。小坚果卵圆状三棱形,背部具网状皱纹,合生面达果轴长3/5。花期在我国东部者为4-6月,西南部者为12月至翌年3月;果期前者为5-7月,后者为1-5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东部、南部及西南各地,西北至秦岭南坡。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主治
肺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乳痈,肠痈,疮疖肿毒,痔疮出血,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医家论述
1.《本草图经》:“温酒调服半钱匕,治妇人血气。”
2.《植物名实图考》:“养筋和血,散瘀。酒煎服。”
3.《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血消肿。主治支气管炎,肺热咯血,咽喉肿痛,产后瘀血,毒蛇咬伤,疮疖肿痛,跌打肿痛,外伤出血,骨折。”
4.《全国中草药汇编》:“消炎,凉血,接骨。治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肺热咳血,疮疖,乳腺炎,脱肛,痔疮,肿瘤,外伤出血,烧烫伤,骨折。”
5.《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用于外感风热,咽喉炎,肺炎,高血压,阑尾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根或研末。
外用:适量,捣敷。
配伍应用
1.治肺炎,咽喉炎,痈疮肿毒:破血丹30g,鱼腥草30g。水煎服。
2.治单纯性阑尾炎:破血丹30g,大血藤30g,金银花15g,紫花地丁15g,野菊花15g,南五味子根9g,延胡索9g。水煎服。病重每日2剂。(1-2方出自《四川中药志》1982年)
使用禁忌
孕妇慎服。
性状鉴别
全草暗绿色。茎细方柱形,被柔毛,基部常带紫色,有分枝。无基生叶;茎生叶多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阔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4.5cm,宽1.5-2.5cm,先端钝,基部楔形,下延,边缘有不整齐的波状圆齿,具缘毛,两面有柔毛,下部叶背面常带紫色;叶柄具狭翅,有时呈深紫色。轮伞花序多花,苞叶与叶同形,向上渐小;花萼钟形,外面上部及齿缘有柔毛;花冠唇形,淡蓝色或蓝紫色,稀白色或白绿色,外面有柔毛,内面近基部有毛环。小坚果卵状三棱形,背面有网状皱纹,果脐占果轴的3/5。气微,味苦。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