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寒水石,中药材。为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或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方解石的天然晶体。具有清热泻火功效。主治热病烦渴,癫狂,口疮,热毒疮肿,丹毒烫伤。
别名
芒消、芒硝、马牙消、英消、盆消
性味归经
辛、咸,寒;归心、胃、肾经。
化学成分
《神农本草经》名凝水石,据考证应为芒硝的天然结晶体。但近代所用之寒水石,在北方多为红石膏(主含硫酸钙),在南方多为方解石(主含碳酸钙)。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
主治
1.热病烦渴,癫狂:本品入心经能清泻心火以除烦,入胃经而清泻胃火以止渴,故可用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者。
2.口疮,热毒疮肿,丹毒烫伤:取本品清热泻火之功,可用治热毒疮疡等证。
3.西医诊为功能性低热、慢性感染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型精神病、疮疹性口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化脓性感染、急性网状淋巴管炎、烫伤等属于火热内盛者。
医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
2.《本经逢原》:“寒水石,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本经》治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身热皮中如火烧,咸能降火也。《金匾》风引汤,《和剂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余之邪热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10-15g。
外用:适量。
临床应用
1.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者,常配石膏、滑石用,如三石汤(《温病条辨》);治伤寒阳明热盛之癫狂,多配黄连、甘草用,如鹊石散(《本事方》);若配天竺黄、冰片等,可治痰热躁狂,如龙脑甘露丸(《姚僧坦集验方》)。
2.治口疮,可配黄柏等分为末,撒敷患处,如蛾黄散(《济生方》);治热毒疮肿,可用本品火煅,配青黛等分为末,香油调搽(《普济方》);治水火烫伤,可配赤石脂等分为末,菜油调敷,破烂有水者,取药末撒患处,如水石散(《古方汇精》);治小儿丹毒,可用本品研末,水调和猪胆汁涂之(《本草汇言》)。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服。
性状鉴别
1、北寒水石:本品为纤维状集合体,呈扁平块状或厚板状。大小不一,厚0.5-3.5cm。淡红色,有的为白色;条痕白色。表面凹凸不平,侧面呈纵细纹理,具丝绢光泽。质较软,指甲可刻画成痕;易砸碎,断面显直立纤维状,粉红色。气微,味淡。2、南寒水石:参见“方解石”条。西藏产“南寒水石”主为粗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有棱角。主为浅棕褐色。具玻璃样光泽;半透明。
采收加工
采挖后,除去泥沙、杂质。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应在30℃以下保存。
寒水石,中药材。为硫酸。为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或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为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或为碳酸盐类方解。为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或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方解石的天药材。为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或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方或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方解◎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