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藏茄,中药材。为茄科山莨菪属植物山莨菪 Anisodus tanguticus(Maxim.)Pasc-her【Scopolia tangutica Maxim.】的根。具有镇痛解痉的功效。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脘腹挛痛,胆道蛔虫症,胆石症,痈疽肿痛,跌打损伤,骨折。
别名
七厘散、黑茛菪、樟柳柽、樟柳参
性味归经
苦、辛,温。
化学成分
含山莨菪碱。根中尚含樟柳碱、天仙子胺、天仙子碱、红古豆碱、托品碱等生物碱。其中红古豆碱最多,莨菪碱次之,东莨菪碱最少。植物在开花初期含生物碱最多,此时叶含0.582%,茎含0.587%;初生根含生物碱1.730%,5年生根含1.56%。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130cm。根圆柱形或圆锥形,肥厚深长。茎圆柱形、直立,多丛生,有纵沟纹,中上部有分枝。单叶互生;基生叶鳞片状;茎生叶卵形或长卵形,长5-20cm,宽4-16cm,先端急尖,边缘波状或具齿,少有锯齿状细小刺;下面及叶脉上有毛茸;叶柄长1-3cm,有毛。花单生于叶腋,紫褐色;花萼钟状,长3.5cm,先端边缘具不规则的浅5齿裂,有明显脉纹10条,结果后膨大;花冠钟状,比萼稍长,被白色短柔毛,径3-3.5cm,先端5浅裂,反卷;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雌蕊1。蒴果球形,中部环裂,径约1.5-3cm,包藏于宿有的木质萼内。种子圆形,稍扁平,棕褐色。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云南、西藏、甘肃、青海。
功能
本品具有镇痛解痉的功效。
主治
急、慢性胃肠炎,脘腹挛痛,胆道蛔虫症,胆石症,痈疽肿痛,跌打损伤,骨折。
药理作用
1.山莨菪碱:(1)外周抗胆碱作用。(2)抗休克作用。(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4)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和白三烯的影响。(5)抗氧化和保护溶酶体作用。(6)对实验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7)对消化系统的保护作用。(8)对肺功能影响。
2.樟柳碱:(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外周抗胆碱作用。
医家论述
1.《云南中草药》:“止血生肌,活血祛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骨折。”
2.《陕甘宁青中草药选》:“镇痛止痉,有麻醉作用。适用于溃疡病,急、慢性胃肠炎,胃肠官能症,胆道蝈虫症,胆石症等引起的疼痛。”
3.《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应用于疮疖痈疽,无名肿毒。”
4.《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治病毒恶疮。”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3-0.5g;或酊剂,每次0.6-1.5ml,每日3次。
外用:研末撒或开水调敷。
配伍应用
1.治溃疡病,急、慢性胃肠炎,胃肠神经症,胆道蛔虫症,胆石症等引起的疼痛:藏茄根100g,研碎,加入70%乙醇适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同颠茄酊)
制成藏茄酊。每次0.6-1.5ml,每日量2-4.5ml。如配成合剂,藏茄酊60m加水至1000m每次10-15ml,每日2-3次内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2.治疮疖痈疽,无名肿毒:唐古特莨菪适量。研细末,调适量凡士林制成软膏,外敷患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3.治外伤出血,骨折:(七厘散)根研末撒布伤口或开水调敷患处。(《云南中草药》)
使用禁忌
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孕妇禁服。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商品多横切成圆片,直径6-10cm,有的纵切成不等长的块片。表面黄褐色至灰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皱纹,皮孔明显,横向突起,皮部剥落后可见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木部。横切面皱缩不平,皮部薄,木部占极大部分,有5-10或更多棕色同心环纹及放射状裂隙。质较硬,折断时有粉尘,断面不平,黄白色,有纵向裂隙。气微,味苦、涩。
采收加工
9-10月采挖,洗去泥沙,除去外皮、须根,切片晒干,研碎,经加工处理后备用。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