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常春藤,中药材。为五加科常春藤属植物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Koch var.sinensis(Tobl.)Rehd.[H.sinensis Tobl.]的茎叶。具有祛风,利湿,和血,解毒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头痛,头晕,肝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肿流注,蛇虫咬伤。
别名
土鼓藤、龙鳞薛荔、尖叶薛荔、三角藤、三角风、三角尖、上树蜈蚣、风藤草、三角枫
性味归经
辛、苦,平;归肝、脾、肺经。
化学成分
茎含鞣质,树脂。叶含常春藤苷,肌醇,胡萝卜素,糖类,还含鞣质。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攀缘藤本,长3-20cm。茎灰棕色或黑棕色,有气生根,幼枝被鳞片状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9cm,有鳞片;无托叶;叶二型;花枝上的叶椭圆状披针形,长椭圆状卵形或披针形,稀卵形或圆卵形,全缘;先端长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宽圆形、心形;侧脉和网脉两面均明显。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7个总状排列或伞房状排列成圆锥花序,有花5-40朵;花萼密生棕色鳞片;花瓣5,三角状卵形,淡黄白色或淡绿白色,外面有鳞片;雄蕊5,花药紫色;子房下位,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花盘隆起,黄色。果实圆球形,红色或黄色。花期9-11月,果期翌年3-5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西藏、陕西、甘肃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祛风、利湿、和血、解毒的功效。
主治
风湿痹痛,头痛,头晕,肝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肿流注,蛇虫咬伤。
药理作用
同属植物苏联产常春藤有镇静作用。另一种常春藤则含皂碱体,对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医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风血羸老,腹内诸冷血闭,强腰脚,变白。”
2.《本草再新》:“治肝郁,补脾利湿,去风滑痰,通经络,行血和血,并能理气。”
3.《草木便方》:“散风湿,消肿,治痈疽流注,小儿慢惊,风痰,刀伤,犬咬毒。”
4.《天宝本草》:“平肝顺气,能明目,治头晕,诸火往上冲。”
5.《分类草药性》:“治筋骨疼痛,风湿麻木,泡酒服。能洗疮毒。
6.《草药新纂》:“作发汗药。”
7.《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治白癣,小儿痫疾。”
8.《湖南药物志》:“治丝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研末;或浸酒,捣汁。
外用:捣敷或煎汤洗。
配伍应用
1.治关节风痛及腰部酸痛:中华常春藤茎及根9-12g。黄酒、水各半煎服,连服数日。并用水煎洗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妇女产后感风头痛:中华常春藤全草9g,用黄酒炒,加红枣7个,水煎,饭后服。连服数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慢性肝炎三角枫、败酱草各30g,水煎服。(《甘肃中草药手册》)
4.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骨折:常春藤研细粉外敷;或常春藤60g,泡酒250g,泡7-10d后服,每服10-30ml,日服3次。(《云南中草药选》)
5.治鼻血不止:龙鳞薛荔研水饮之。(《普济方》)
6.治风火赤眼:中华常春藤30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7.治一切痈疽:龙鳞薛荔一握,细研,以酒解汁,温服。利恶物为妙。(《外科精要》)
8.治白皮肿毒(阴疽)及一切痈疽肿毒:中华常春藤全草9g,水煎服,连服数日。同时用七叶一枝花根茎1个,加醋磨汁,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9.治肤痒:三角风全草500g,熬水沐浴,每3d1次,经常洗用。(《贵阳民间药草》)
使用禁忌
脾虚便溏泻泄者慎服。
忌酸冷及豆类食物。
不良反应
本品服后常有呕吐及腹泻的反应。
性状鉴别
茎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1-1.5cm,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有横长皮孔,嫩枝有鳞片状柔毛;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裂片状,黄白色。叶互生,革质,灰绿色。营养枝的叶三角状卵形,花枝和果枝的叶椭圆状卵形、椭圆状披针形。花黄绿色。果实圆球形,黄色或红色。气微,味涩。
采收加工
9-11月采收,晒干。
药材。为五加科常春藤属植物中华常春藤Hedera常春藤属植物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春藤属植物中华常春藤春藤,中药材。为五加科常春材。为五加科常春藤属植物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