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黑芝,中药材。为多孔菌科真菌皱盖乌芝Amauroderma ruda(Berk.)Pat.和乌芝Amauroderma rugosum(BL.et Nees)Bres.[Polyporus rugosus Bl.et Nees]的子实体。具有益肾,利尿,消积的功效。主治急、慢性肾炎,消化不良。
别名
玄芝、黑云芝、假灵芝
性味归经
淡,平。
形态特征
1.皱盖乌芝:子实体一年生,有柄。菌盖圆形至近圆形,有时规则形,宽3-10(-13)cm;盖面具不明显的皮壳淡褐色、褐色至黑色,被微绒毛,具辐射状皱纹;边缘整齐或波状。管口面白色,伤时变红色或紫红色,后变为黑色;管口角形,每1mm间4-6个;菌管单层,短,色暗。菌柄中生、偏生至近侧生,常扭曲,灰褐色至近黑色,(3.5-8)cm×(0.5-1)cm。菌肉黄白色,伤时变为红紫色,后变为黑色。菌丝系统为三体型,生殖菌丝无色,有锁状联合、孢子广椭圆形至近球形,双层壁,外壁光滑无色,内壁微粗糙至有小疣,淡褐色,(8-10)μm×(6-7)μm。2.乌芝:茵盖肾形,具侧生柄,有时圆形而具中生柄。硬木栓质,扁半球形,有微细绒毛或光滑,暗青褐色或深棕灰色至暗灰色或灰黑色,具有同心环带及不显著的辐射状皱纹,宽2-15cm,厚5-10mm;边缘锐或平截,波浪状。菌肉淡色,厚1.5-6mm。菌管长2-6mm,色较菌肉深,管口近白色,受伤后立即变为血红色,圆形,平均每毫米间6个。柄圆柱形,往往弯曲,与菌盖同色,有细微绒毛或光滑,长5-40cm,粗2-14mm,有假根,有时分叉。孢子近球形淡黄色,(8.5-11)μm×(8-9)μm。
分布区域
1.皱盖乌芝:分布于福建、广东、云南等地。2.乌芝: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益肾、利尿、消积的功效。
主治
急、慢性肾炎,消化不良。
医家论述
1.《本经》:“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久食轻身延年。”
2.刘波《中国药用真菌》:“消积,化瘀,消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性状鉴别
1、皱盖鸟芝菌盖肾形或类圆形,直径3-10cm,厚5-7m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有细微绒毛,并有放射状深皱纹和不明显的环纹,边缘锐,波状,多瓣裂。管口面类白色或黑褐色。纵剖面可见菌管单层。菌柄偏生,圆柱形,弯曲,长4-12cm,直径3-10mm,下部有假根,与菌盖同色,有细微绒毛。木栓质。气微,味淡。2、乌芝:菌盖直径2-15cm,厚5-10mm,表面青褐色、深棕灰色或灰黑色,具细微绒毛或光滑,有同心环纹及不明显的放射状皱纹。管口面暗褐色。菌柄光滑,有假根。硬木栓质。气微,味淡。
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去掉泥沙,晒干,备用。
中药材。为多孔菌科真菌皱盖乌芝Ama◎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