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野甘草,中药材。为玄参科野甘草属植物野甘草Scoparia dulcis L.的全株。具有疏风止咳,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小便不利,脚气水肿,湿疹,痱子。
别名
假甘草、土甘草、四时茶、冰糖草
性味归经
甘,凉。
化学成分
1.全株含无羁萜,β-粘霉烯醇,α-香树脂醇,白桦脂酸,依弗酸,野甘草种酸[1],野甘草属酸A、B、C,野甘草酸A、B,野甘草都林,野甘草属醇,野甘草种醇,苯并噁唑啉酮,芹莱素,高山黄芩素,木犀草素,蒙花苷,牡荆素,异牡荆素,高山黄芩苷,高山黄芩苷甲酯,刺槐素,对香豆酸,野甘草醇,阿迈灵,5,7-二羟基-3',4',6,8-四甲氧基黄酮等。
2.地上部分含野甘草醇,野甘草属二醇。
3.叶含野甘草醇,β-粘霉烯醇,6-甲氧基苯并噁唑啉酮,刺槐素,野甘草酸B及野甘草属酸A。
4.根含β-谷甾醇,二十六醇,D-甘露醇,6-甲氧基苯并噁唑啉酮,依弗酸,白桦脂酸及薏苡素。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或呈亚灌木状,高达1m。根粗壮。茎多分枝,枝有棱角及狭翅。叶对生或轮生;近无柄;叶片菱状卵形至菱状披针形,全缘或前半部有齿,两面无毛。花单朵或成对生于叶腋;无小苞片;5分生,齿4,卵状长圆形,先端钝,具睫毛;花冠小,白色,喉部生有密毛,花瓣4,上方1枚稍大,钝头,缘有细齿;雄蕊4,近等长,花药箭形;花柱挺直,柱头截形,或凹入。蒴果卵圆形至球形。花期5-7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疏风止咳、清热利湿的功效。
主治
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小便不利,脚气水肿,湿疹,痱子。
药理作用
1.抗病毒作用:野甘草所含野甘草酸B体外试验证明可抑制病毒的增殖,其作用原理不是直接杀死病毒或抑制病毒与宿主细胞的接触,而是干扰病毒的早期生长。整体试验证明该品能影响单纯性疱疹病毒的早期感染过程。动物接种病毒后,每日口服或腹腔注射100-200mg/kg能有效地延缓疱疹病灶的出现和延长生存时间。
2.对胃的保护作用:对猪胃质子(H+,K+-ATP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呈可逆性、竞争性,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20-30μmol/L,像其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一样,对胃有保护作用。
3.抗癌作用:野甘草所含5,7-二羟基-3',4',6,8-四甲氧基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229和HeLaS3)和肝癌(HEp-2)细胞及人正常组织6种细胞系均有细胞毒作用,其作用的敏感性对前者较高,后者则较低。
4.降血糖作用:野甘草所含阿迈灵15-20mg口服,可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在1月内尿糖、血糖皆有显著下降。
5.降血压:野甘草根的水或醇提取物给麻醉猫静脉注射均可引起血压下降。
6.其他作用:根的水或醇提取物给麻醉猫静脉注射均可引起呼吸抑制,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兴奋作用。对离体兔十二指肠的张力及运动为抑制。对离体大鼠子宫略有兴奋作用。
医家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感冒发热,肠炎腹泻,脚气水肿,小便不利。”
2.《全国中草药汇编》:“疏风止痒。治肺热咳嗽,肠炎,痢疾,外用治痒子,皮肤湿疹。”
3.《福建药物志》:“清热利尿,治麻疹,感冒中暑,痢疾,咽喉炎,支气管炎,脚气,丹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捣汁涂。
配伍应用
1.治感冒咳嗽:鲜冰糖草30g,薄荷9g,鱼腥草15g,水煎服。
2.治细菌性痢疾:冰糖草、羊蹄草各30g,陈仓米10-15g,水煎服。(1.2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丹毒:鲜野甘草60g,食盐少许。同捣烂,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4.治小儿肝炎烦热:鲜野甘草15g,酌加冰糖。开水炖服。
5.治脚气浮肿:鲜野甘草30g,红糖30g,水煎,饭前服,日2次。(4.5《福建民间草药》)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植物野甘草Scoparia dulcis L.的全甘草Scoparia dulcis L.的全株。玄参科野甘草属植物野玄参科野甘草属植物野甘草玄参科野甘草属植物野甘草Sco为玄参科野甘草属植物野植物野甘草Scoparia dul◎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