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哺乳期应少吃粽子。粽子中有枣子、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分为甜、咸两种。主要成分为糯米,但糯米难以消化,易导致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若主料能以部分的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哺乳期吃粽子的影响如下:
易引起消化不良
可以吃但一次不要吃太多,对胃不好,易消化不良,便秘。宝妈如果肠胃不好,则更应少吃粽子,吃后建议多起来走动。
易上火
粽子是较易上火的食品,妈妈吃多了会上火,可能会导致宝宝吃母乳上火。
营养价值
粽子主要组成是糯米,富含维生素B,有利于补脾胃、补气血,其内还含有其他五谷杂粮,可以增加食欲,因此吃粽子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过量食用粽子,易导致消化不良,还可能影响哺乳,影响宝宝健康。
禁忌人群
胃酸过多者
因为体质不同,如果胃酸过多者吃甜粽子,可能会出现烧心等不舒服的感觉,食用味道咸的肉粽可能略好些。建议少量食用粽子,同时搭配多种蔬菜。
妊娠糖尿病者
市场上的很多粽子,为了使其口感更加,大部分粽子里都放砂糖、红枣、豆沙等一些甜食辅料。由于这种粽子内的糖分偏高,容易造成身体内的血糖含量增加。因此,建议妊娠糖尿病者应尽量少吃或避免吃粽子,尤其是糖分含量较高的粽子。
胆结石、胆囊炎或胰腺炎者
建议患有胆结石、胆囊炎或胰腺炎的患者,最好不要吃含有肉类或蛋黄等这些富含脂肪、蛋白含量过高的粽子。
注意事项
哺乳期要少吃
粽子主要原料一般是糯米,由于蒸熟的糯米黏度较高,不易消化,易造成身体不舒服,而且还会对其他食物营养的吸收造成影响,还可能会影响哺乳。
不要蘸糖吃
现在粽子中有肉、蛋黄、豆沙等各式各样的食材,脂肪多、糖分多、热量高。如果是超重、高血糖、妊娠高血压的孕妇,最好忌口。即便无上述症状,最好也不要蘸糖吃。
与其他食物搭配吃
粽子黏度较高,容易使人产生饱胀感,应少吃,最好与利于消化的其他食物搭配食用,如新鲜的蔬菜等,吃后还可以喝杯酸奶,有助于消化。
不要空腹吃
空腹吃粽子对健康有一定的害处。食物从胃到肠的过程,至少需6小时,粽子较难消化,如果空腹食用,糯米会在胃里停留时间较长,会刺激胃酸分泌,很可能引起慢性胃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