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山柰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ID:69150 / 打印

山柰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中药材。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中药材。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gaferiagalangaL.的根植物山柰KaempferiagalangaL.的根

山柰,中药材。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galangaL.的根茎。具有温中除湿,行气消食,止痛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霍乱,胸腹胀满,饮食不消,牙痛,风湿痹痛。

别名

三柰子、三赖、山辣、沙姜

性味归经

辛,温;归胃、脾经。

功能

本品具有温中除湿、行气消食、止痛的功效。

主治

脘腹冷痛,寒湿吐泻、霍乱,胸腹胀满,饮食不消,牙痛,风湿痹痛。

药理作用

1.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从山柰根茎中提得反式-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是一种竞争型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其抑制单胺氧化酶的IC50为6.8×10-5mol/L。

2.抗癌作用:反式-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具细胞毒活性,能明显抑制人宫颈癌传代HeLa细胞,其抑制HeLa细胞的IC50为35μg/ml。

3.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根茎煎剂0.25%-0.75%浓度对豚鼠离体肠管呈兴奋作用。而浓度增至1%-1.25%则出现抑制作用;其挥发油的饱和水溶液与煎剂的作用类似。

4.其他作用:山柰根煎剂试管内可抑制许兰毛癣菌及其蒙古变种、共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10种常见致病真菌。山柰酚对动物有消炎作用及维生素P活性。山柰热水提取物对犬弓蛔虫(Toxocaracanis)幼虫有杀灭作用,有效成分为桂皮酸乙酯、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和对-甲氧基桂皮酸。

医家论述

1.《品汇精要》:“辟秽气。作面脂,疗风邪,润泽颜色。为末擦牙,祛风止痛及牙宣口臭。”

2.《纲目》:“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风虫牙痛,入合诸香用。”

3.《本草汇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诸证。”

4.《医林纂要·药性》:“补肝,温中,除寒,去湿,杀虫。”

5.《药性考》:“疗血气胀,悒郁惆怅,亦治牙疼,雀斑。”

6.《岭南采药录》:“治跌打伤,又能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搐鼻。

配伍应用

1.治心腹冷痛:山柰、丁香、当归、甘草等分。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濒湖集简方》)

2.治感冒食滞,胸腹胀满,腹痛泄泻:山柰15g,山苍子根6g,南五味子根9g,乌药4.5g,陈茶叶3g。研末。每次15g,开水泡或煎数沸后取汁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一切牙痛:三柰子二钱(用面裹煨熟),麝香半钱。为细末。每用三字,口噙温水,随牙痛处一边鼻内搐之,漱水吐去,便可。(《海上方)麝香一字散)

4.治风虫牙痛:肥皂角一个,去穰,入山柰、甘松各三分,花椒、盐不拘多少,以塞皂角满为度。用面包,炼红,取研细末。每日擦牙。(《摄生众妙方》)

5.治骨鲠喉:用山柰根茎6-15g。水煎含漱。(《广西本草选编》)

6.治面上雀斑:(山柰)同鹰粪、密陀僧、蓖麻子等分。研匀,以乳汁调之,夜涂旦洗去。(《纲目》)

7.治头屑:三柰、甘松香、零陵香(各)一钱,樟脑二分,滑石半两。为末。夜擦旦篦去。(《纲目》引《水云录》方)

使用禁忌

阴虚血亏及胃有郁火者禁服。

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gala,中药材。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4-04-11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与本文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