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野大豆,中药材。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inesojaSieb.etZucc.的种子。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补益肝肾,祛风解毒之功效。用于肾虚腰痛,风痹,筋骨疼痛,阴虚盗汗,内热消渴,目昏头晕,产后风痉,小儿疳积,痈肿。
别名
穞豆、零乌豆、马料豆、细黑豆、料豆、马豆、野毛豆、驴豆、鹿豆、饿马黄、野料豆、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豆
性味归经
甘,凉。归肾、肝经。
功能
本品具有补益肝肾、祛风解毒的功效。
主治
用于肾虚腰痛,风痹,筋骨疼痛,阴虚盗汗,内热消渴,目昏头晕,产后风痉,小儿疳积,痈肿。
医家论述
《本草拾遗》:“去贼风风痹,妇人产后冷血,炒令焦黑,及热投酒中,渐渐饮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配伍应用
1.治妊娠腰痛酸软:马料黑豆二合,炒焦,熟白酒一碗,煎至七分。空心下。(《纲目拾遗》引《产家要览》)
2.治盗汗:莲子七个,黑枣七个,浮麦一合,马料豆二合。水煎服。(《奇方类编》)
3.治肝疳初起:野料豆鲜者七钱,干者五钱,鸡肝一具。同煮食;煎服亦可。(《百草镜》)
使用禁忌
本品润燥滑肠,脾虚泄泻者慎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