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千里光,中药材。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痈肿疮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
别名
九里明、九里光、黄花母、九龙光、九岭光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肝、大肠经。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
主治
1.痈肿疮毒:本品苦寒,具有较强清热解毒作用。用于热毒壅聚之痈肿疮毒。
2.目赤肿痛:本品苦寒入肝,清肝明目之力甚佳。
3.湿热泻痢:本品味苦性寒,又入大肠经,具有清利大肠湿热之功。用于大肠湿热,腹痛泄泻,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
4.本品尚能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用治湿热虫毒所致之头癣湿疮、阴囊湿痒、鹅掌风等。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福氏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及卡他奈球菌尤为敏感;其各种提取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钩端螺旋体作用;其煎剂对阴道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有一定镇咳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大剂量灌服千里光水煎剂,可致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并可引起部分动物死亡,小剂量实验者,在病检时可见肝脏有轻度脂肪性变。据国外报道,千里光植物含有多种肝毒性生物碱,对肝脏有明显毒性,可致动物和人肝损害,甚至死亡。
医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疫气,结黄,疟瘴,蛊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疮、虫蛇犬等咬伤处。”
2.《本草图经》:“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9-15g,鲜品30g。
外用:适量。
临床应用
1.治热毒壅聚之痈肿疮毒,可单用或与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等同用;若与白及配伍,水煎浓汁外搽,又常用治水火烫伤,此法也可用于褥疮及下肢溃疡。
2.治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或与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等配伍使用。
使用禁忌
《饮片新参》:“中寒泄泻者勿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