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皂角子、皂子、皂儿、皂角核
性味: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祛风散热;化痰散结。主大便燥结;肠风下血;痢疾里急后重;痰喘肿满;疝气疼痛;瘰疬;肿毒;疮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的种子。
原形态:皂荚乔木,高达15cm。刺粗壮,通常分枝,长可达16cm,圆柱形。小枝无毛。一回偶数羽状复叶,长12-18cm;小叶6-14片,长卵形、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5-3.5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斜圆形或斜楔形,边缘有细锯齿,无毛。花杂性,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花萼钟状,有4枚披针形裂片;花瓣4,白色;雄蕊6-8;子房条形,沿缝线有毛。荚果条形,不扭转,长12-30,宽2-4cm,微厚,黑棕色,被白色粉霜。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四川、贵州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雷公炮炙论》。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皂荚,能通大肠阳明燥金,乃辛以润之之义,非得湿则滑也。2.《本经逢原》:皂荚子烧灰存性,能治大肠风秘燥结,祛风逐秽之性可知。3.《本草图经》:核中白肉,入治肺药。又炮取中黄心,嚼饵之,治膈痰吞酸。4.李杲:和血润肠。5.《本草纲目》:治风热大肠虚秘,瘰疬、肿毒、疮癣。6.《本草崇原》:治疝气并睾丸肿痛。7.《医林纂要》:杀疳虫。8.《本草求原》:疏风热,去麻痹。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