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野三七叶
性味:味苦;微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生津利咽。主暑热伤津;口干舌燥;心烦神倦;咽痛音哑;虚火牙痛;脱发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或更高。根茎横卧,呈竹鞭状,肉质肥厚,白色,结节间具凹陷茎痕,叶为掌状复叶,3-5枚轮生于茎顶;叶柄长8-11cm;小叶通常5,叶片膜质,倒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5-18cm,宽2-6.5cm,先端渐尖,稀长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或重锯齿,上面叶脉无毛或疏生刚毛,下面无毛或疏生密毛。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50-80朵或更多,总花梗长12-20cm,无毛或有疏短柔毛;花小,淡绿色,小花梗长约10mm;花萼绿色,先端5齿,齿三角状卵形;花瓣5,长卵形,覆瓦状排列;雄蕊5,花丝较花瓣短;子房下位,2-5室,花柱2-5,中部以下连合,上部分离,果时外弯。核果状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色,直径5-7mm。种子2-5,白色,三角状长卵形,长约4.5mm。花期5-6月,果期7-9月。
文献
摘录:《中华本草》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