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饿蚂蝗、黄粘粑草、野豆子、牛巴嘴、山蚂蝗、过路黄、山毛豆花、乌山黄檀草、满鼎糊草、长波状叶山蚂蝗
性味:微苦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活血祛瘀,敛疮。主风热目赤,胞衣不下,血瘀经闭,烧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的茎叶。
原形态:波叶山蚂蝗灌木,高达2m,枝具淡黄色短柔毛。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卵状菱形,长4-10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波状,两面有白色柔毛,侧生小叶较小;叶柄有毛;托叶长椭圆形,长约6mm,宽约1mm,被淡黄色柔毛;腋生总状花序,花序轴和花梗有柔毛;花萼阔钟状,萼齿三角形,有短柔毛;花冠紫色,旗瓣无爪,与翼瓣、龙骨瓣近等长,雄蕊10,二体,(9)﹢10;子房线形,有短柔毛。荚果串珠状,稍弯,密生开展褐色短柔毛,有5-10荚节,荚节长宽约3mm。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400-2100m的山地草坡或林边。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云南中草药》:止血,消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