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榆皮、榆根白皮、榆树皮
性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祛痰;消肿解毒。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咳喘痰多;失眠;内外出血,难产胎死不下;痈疬;秃疮;疥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树皮、根皮。
原形态: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m。树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纵沟裂;小枝柔软,有毛,浅灰黄色。叶互生,纸质;叶柄长2-10m,有毛;托叶早落;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2.5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幼时有短毛,老时仅脉腋有毛,边缘具单锯齿;侧脉明显,9-18对。花先叶开放,簇年成聚伞花序,生于去年枝的叶腋;花被针形,4-5裂;雄蕊与花被同数,花药紫色;子房扁平,1室,花柱2。翅果近圆形或倒卵形,长1-1.5cm,宽0.8-1.2cm,光滑,先端有缺口,种子位于翅果中央,与缺口相接;果柄长约2mm。花期3-4月,果期4-6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河堤、田埂和路边;山麓、沙地上亦有生长。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长江以南多系栽培。
文献
出处:出自《药性论》;本经;1.陶弘景:(榆白皮)即今榆树剥取皮,刮去上赤皮,亦可临时用之。2.《纲目》:按王安石《字说》云:杨藩俞柔,故谓之榆;其粉则有分之之道,故谓之扮;其荚飘零,故曰零榆。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纲目》:榆皮、榆叶,性皆滑利下降,故人小便不通,五淋肿满,喘嗽不眠,经脉胎产谐证宜之。本草十剂云,滑可去着,冬葵子、榆自皮之属,盖亦取其利窍,渗湿热,消留着有形之物尔。气盛而壅者宜之。若胃寒而虚者,久服渗利,恐泄真气。2.《本经》: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3.《别录》:主肠胃邪热气,消肿。4.《药性论》:主利五淋,治不眠。焙杵为末,每日朝夜用水五合,末二钱,煎如胶服。5.孟说:主暴患赤肿,以皮三两捣,和三年醋滓封之,日六、七易,亦治女人妒乳肿。6.《日华子本草》:通经脉。涎,敷癣。7.《纲目》:利窍,渗湿热,行津液,消痈肿。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