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藏三七、佛手参、兰、掌参、手儿参、阴阳参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益肾健脾;理气和血;止痛。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肾虚腰腿酸软;阳痿;滑精;尿频;慢性肝炎;久泻;失血;带下;乳少;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手参或粗脉手参的块茎。
原形态:1.手参,多年生草本,高30-80cm。块茎椭圆形,长约1-2cm,4-6裂,肥厚似手掌,初生时白色。茎直立,基部具淡褐色叶鞘。茎生叶4-7,生于茎下半部;叶片狭长圆状披针形,长8-15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抱茎。总状花序具多数密生的小花,排成穗状,长6-15cm;花粉红色或淡红紫色;苞片椭圆状披针形,几与花等长;中央花被片内凹,侧花被片下弯,内花被片2,广卵形,偏斜;唇瓣阔倒卵形,长4-5mm,前部3裂,中裂片较大,先端钝,距丝状,长明显超过子房,内弯;子房甚扭曲,无柄,长约10mm;种子小。花期6-7月。果期7-8月。2.粗脉手参,与手参的区别为:植株较矮小,高20-50cm。叶集生于茎的中部,椭圆状长圆形,花密集,紫红色,唇瓣宽倒卵形,先端3裂。距短于子房。末端无角状突起。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手参生于林间草地、河谷及灌丛间。2.粗脉手参生于高山草地或林缘潮湿肥沃处。资源分布:1.手参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等地。2.粗脉手参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东北药植志》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东北药植志》:制成粘液,用于中毒和泻下;泡酒为强壮、强精剂。2.《山西中药志》:收敛止血,解毒。治久泻失血,淋病,带下。3.《黑龙江民间中药》:泡酒治阴痿。4.《中国药植图鉴》:消瘀,治跌打损伤,积血不行。5.《四川常用中草药》:补血益气,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痨赢瘦,缺乳汁。6.《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慢性肝炎。7.《陕西中草药》:滋补强壮,补脾润肺,安神镇惊,益气止痛。治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劳伤,咳嗽,气喘。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