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吴葵华、侧金盏、白淑气花、棋盘花、蜀其花、蜀季花、麻杆花、舌其花、大蜀季花、果木花、木槿花、熟季花、秫秸花、端午花、大秫花、饼子花、公鸡花、擀杖花、单片花
性味:甘;咸;凉
功能主治:和血止血;解毒散结。主吐血;衄血;有经过多;赤白带下;二便不通;小儿风疹;疟疾;痈疽疖肿;蜂蝎螫伤;烫伤;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花。
原形态:蜀葵二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m。茎枝密被刺毛。叶互生;叶柄长5-15cm,被星状长硬毛;托叶卵形,长约8mm,先端具3尖;叶近圆心形,直径6-16cm,掌状5-7浅裂或波状棱角,裂片三角形或圆形,中裂片长约3cm,宽4-6cm,上面疏被星状柔毛,粗糙,下面被星状长硬毛或绒毛。花腋生,单生或近簇生,排列成总状花序式,具叶状苞片。花梗长约5mm,果时延长至1-2.5cm,被星状长硬毛;小苞片杯状,常6-7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8-10mm,密被星状粗硬毛,基部合生;萼钟状,直径2-3cm,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1.2-1.5cm,密被星状粗硬毛;花大,直径6-10cm,有红、紫、白、粉红、黄和黑紫等色;单瓣或重瓣,花瓣倒卵状三角形,长约4cm,先端凹缺,基部狭,爪被长髯毛;雄蕊柱无毛,长约2cm,花丝纤细,长约2mm,花柱分枝多数,微被细毛。果盘状,直径约2cm,被短柔毛,分果爿近圆形,多数,背部厚达1mm,具纵槽。花期2-8月。
生长环境分布:本种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殃各地广泛栽培。
文献
出处:出自《千金、食治》1.《尔雅》郭璞注:蜀葵,似葵,花如木花。2.《本草图经》:蜀葵小花者名锦葵,功用更强。3.《纲目》:蜀葵,处处人家植之,春初种子,冬月宿根亦自生。苗嫩时亦可茹食,叶似葵菜而大,亦似丝瓜叶,有坡叉,过小满后长茎高五、六尺,花似木JIN而大,有深红、浅红、紫黑、白色、单叶、干叶之异,昔人谓其疏茎密叶,翠萼艳花,金粉榴心者,颇善状之。惟红、白二色入药,其实大如指头,皮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别录》:主理心气不足。2.《千金·食治》:定心气。3.《本草拾遗》:治小儿风疹。花有五色,白者疗痢疾,去邪气,阴干末食之。4.《尔雅翼》:敷疮肿。5.《珍珠囊》:治带下。赤治赤(带),白治白(带)。6.《纲目》:治带下,目中溜火,和血润燥,通窍,利大、小肠。7.《分类草药性》:治红崩,吐血。红、白、淡三种,白治带症。8.《重庆草药》:和血,润肠,除邪热。治倒经,热毒燥结。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