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普雨茶、普茶、大叶茶
性味:苦;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辟秽解毒;消食解酒;醒神透疹。主署热口渴;头痛目昏;痧气腹痛;痢疾;肉食积滞;酒毒;神疲多眠;麻疹透发不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普洱茶的嫩叶。
原形态:普洱茶常绿小乔木至乔木,高10-17m。小枝幼时有细毛。单叶互生;叶柄长达1cm;叶片革质,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20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聚伞序具花1-4朵,腋生;花白色,芳香,直径约4cm;萼片5,宿存,内面无毛,花瓣7-9,基部连合并与外轮雄蕊连合;雄蕊多数,成2轮,外轮花丝连合成长或短管,内轮5-15枚,分离,均无毛,花药丁字着生;子房上位,3室,有毛,药柱只在先端分裂。蒴果扁圆形,直径3-4cm。种子几圆形,直径约15mm。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分布于华南至去南、贵州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经逢原》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经逢原》:消食,辟瘴,止痢。2.《纲目拾遗》:解油腻牛羊毒,逐痰下气,刮肠通泄。又;普洱茶膏,醒酒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3.《本草再新》:治肝胆之浮热,泻肺胃之虚火,生津止渴。4.《随息居饮食谱》: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干霍乱、痢疾等证初起,饮之辄愈。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