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马疕、马庀菌、灰菇、马屁包、香末菇、乌龙菌、牛屎菇、灰包菌、药包、人头菌、牛屎菌、大气菌、灰菌、鸡肾菌、地烟
性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解毒止血。。主咽喉肿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诸疮不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灰包科真菌紫色秃马勃、脱皮马勃、大秃马勃等的子实体。
原形态:1.紫色秃马勃子实体近扁球形,直径1.5-12cm,基部缢缩,有根束与基质相连。外表淡紫堇色至污褐色,成熟后表面有网状裂纹。内部的造孢层初呈白色,后转黄色至浓紫色。基部为营养菌丝所交织,海绵质,乳白色兼带淡紫褐色,孢子淡紫色,球形,一端具短柄,壁具刺突,大小为(5-5.5)μm×(6-6.5)μm。孢丝长而多分枝,有隔膜,菌丝粗5-6μm。2.包被两层,薄而易于消失,外包被成熟后易与内包被分离。外包被初乳白色,后转灰褐色、污灰色;内包被纸质,浅烟色,成熟后与外包被逐渐剥落,仅余一团孢体,孢体灰褐色至烟褐色。孢子呈球形,壁具小刺突,褐色,直径4.5-5.5μm。孢丝长,分枝,相互交织,菌丝直径2-4.5μm,浅褐色。3.大秃马勃子实体近圆球形,直径15-25cm不孕基部不明显。包被白色,渐转成淡青黄色,外包被膜质,早期外表有绒毛质地,后脱落而光滑;内包被较厚,由疏松的菌线组成。成熟后包被裂开,成残片状剥落。造孢组织初白色,后青褐色。孢子球形,壁光滑,淡青黄色,直径3.8-4.7μm。孢丝长,稍有分枝及稀少的横隔,直径2.5-μm。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紫色秃马勃夏、秋季多生于草地开阔地。2.3.大秃马勃晚夏及深秋生旷野草地或山坡砂质土草坡草中丛中。资源分布:1.紫色秃马勃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2.3.大秃马勃分分布于辽宁、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苏、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从新》:每见用寒凉药敷疮者,虽愈而热毒内攻,变生他病,为害不小,惟马勃辛平而散,甚为稳妥。张寿颐:马勃,《别录》虽止治恶疮马疥,盖既能散毒,又能燥湿,以疗湿疮,固得其宜,故弘景亦谓敷诸疮甚良。今人用以为金疮止血亦效。寇宗奭治喉痹咽疼,盖既散郁热,亦清肺胃,确是喉症良药。东垣普济消毒饮用之,亦是此意。内服外敷,均有捷验,诚不可以微贱之品而忽之。2.《别录》:主恶疮、马疥。陶弘景:敷诸疮。3.《本草衍义》:膜,以蜜揉拌,少以水调呷,治喉闭咽痛。4.《纲目》:清肺,散血热,解毒。能清肺热咳嗽,喉痹,衄血,失音诸病。5.《玉楸药解》:治骨鲠吐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