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黑麦乌米、紫麦角
性味:苦;辛;平;有毒
功能主治:缩宫止血;止痛。主子宫出血;偏头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科真菌麦角菌和小麦角菌的菌核。
原形态:1.麦角菌菌核长圆柱形,两端角状,坚硬,(10-30)mm×(2-7)mm,平滑,有纵沟,外部紫黑色,内部淡紫色或灰白色,每个菌核产生20-30个子座,有弯曲的细柄,暗褐色。子座近球形,直径1-2mm,红褐色。子囊壳全部埋生于子座内,其孔口稍突出于子座表面,(200-250)μm×(150-175)μm。子囊长圆柱形。(100-125)μm×(4-5)μ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丝状,无色,(50-70)μm×1μm。2.小头麦角菌与麦角菌极为相似,主要区别是:菌核黑色角状,所产生的子座具有较小的头部,直径不足0.8mm。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寄生于小麦等禾本科植物的子房内。2.生于拂子茅属植物及大油芒等禾本科植物上。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新疆、江苏、浙江、四川等地。2.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国药的药理学》。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国药的药理学》:为子宫紧缩药。对于子宫出血,分娩后的弛缓性后出血,子宫之不全、退行等有效。2.《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偏头痛。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