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荔仁、枝核、荔核、大荔核
性味:甘;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祛寒散滞。主疝气痛;睾丸肿痛;胃脘痛;痛经及产后腹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的种子。
原形态:荔枝常绿乔木,高10-15m。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0-25cm,或过之;小叶2或3对,少4对,小叶柄长7-8mm,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5cm,宽2-4cm,先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无毛,薄革质或革质。圆锥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浅杯状,深5裂,被金黄色短绒毛;花瓣5,基部内侧有阔而生厚毛的鳞片;雄蕊6-7,有时8,花丝长约4mm;子房密被小瘤体和硬毛。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cm,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长环境分布:分布于华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台湾、栽培最盛。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衍义》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纲目》:行散滞气。治TUI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2.《本草备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