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薏、苦薏、莲薏、莲心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心火;平肝火,止血;固精。主神昏谵语;烦燥不眠;眩晕止赤;吐血;遗精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成熟种子中的幼叶及胚根。
原形态:莲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粗壮,圆柱形,多刺;叶片圆形,直径25-90cm,全缘或稍呈波状,上面粉绿色,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cm,芳香,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3-5cm;雄蕊多数,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于托之一;心皮多数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花后结“莲蓬”,倒锥形,直径5-10cm,有小孔20-30个,每孔内含果实1枚;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cm,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cm,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水泽、池塘、湖沼或水田内,野生或栽培。资源分布:广布于南北各地。
文献
出处:出自《食性本草》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大明一统志》:清心去热。2.《医林纂要》:泻心,坚肾。3.《本草再新》: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消暑除烦,生津止渴,治目红肿。4.《随息居饮食谱》:敛液止汗,清热养神,止血固精。5.《温病条辨》:莲心,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6.《食性本草》:生取为末,以米饮调下三钱,疗血渴疾、产后渴疾。7.《日华子本草》:止霍乱。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