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爵卿、香苏、工业区眼老母草、赤眼、小青草、晴蜓草、苍蝇翅、鼠尾红、瓦子草、五累草、六角仙、观音草、肝炎草、倒花草、四季青、昨蜢腿、野万年青、毛泽兰、屈胶仔、麦穗红、山苏麻焦梅术、假辣椒、狗尾草
性味:味苦;咸;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活血止痛。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疳积;湿热泻痢;疟疾;黄疸;浮肿;小便淋浊;筋肌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疔疮;湿疹。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爵床的全草。
原形态:爵床一年生草本;高10-60cm。茎柔弱,基部呈匍伏状,茎方形,被灰白色细柔毛,节稍膨大。叶对生;柄长5-10mm;叶片卵形、长椭圆形或阔披针形,长2-6cm,宽1-2cm,先端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叶脉明显,两面均被短柔毛。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圆柱形,长1-4cm,密生多数小花;苞片2;萼4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边缘白色;薄膜状,外药室不等大,被毛,下面的药室有距;雌蕊1,子房卵形,2室,被毛,花柱丝状。蒴果线形,长约6mm,被毛。具种子4颗,下部实心似柄状,种子表面有瘤状皱纹。花期8-11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旷野草了、路旁、水沟边较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1.《唐本草》:爵床,似香荣,叶长而大,或如茬且细。生平泽熟田近道旁。2.《纲目》:爵床,原野甚多,方茎对节,与大叶香蕾一样,但香蕾搓之气香,而爵床搓之不香,微臭,以此为别。3.《纲目拾遗》:小青草,五月生苗,叶短小,多茎,不甚高,开花成簇,红色两瓣,与大青同,但细小耳。《纲目》'小青'条集解下引《图经》,生福州,三月生花,亦不载其形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经》:主腰脊痛不可着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2.《唐本草》:疗血胀下气。3.《本草汇言》:解毒,杀府,清热。治瘤热,退小儿疹后骨蒸,止血痢,疗男子酒积肠红。4.《纲目拾遗》:理小肠火。治小儿府积,赤目肿痛,伤寒热症,时行咽痛。5.《福建民间草药》:解疗疮痈疽毒。6.《四川中药志》:除风清热,止咳嗽。治风湿头痛及腰痛。7.《闽东本草》:退寒热,利水湿,截疟疾,疗淋疵,解烦热。8.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滞散疯。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小儿府积,乳痈,肝炎,跌打损伤。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