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鲋、鲫瓜子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利水消肿;通血脉。主脾胃胃虚弱;纳少反胃;产后乳汁不行;痢疾;便血;水肿;痈肿;瘰疬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肉。
原形态:鲫鱼,体侧扁,宽而高,腹部圆。头小。吻钝。口端位。无须。眼大。下咽齿1行,侧扁,倾斜面有一沟纹。鳃耙37-54,细长,呈披针形。鳞大,侧线鳞。背鳍4,15-19,鳍长,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之中间。臀鳍3,5,背、臀鳍均有硬刺。全身呈银灰色,背部色略暗。各鳍均为灰色。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鲫鱼适应性很强,是一种广温性鱼类。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各省区均有分布。
文献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蜀本草》:鲫鱼,形亦似鲤,色黑而体促,肚大而脊隆。所在池泽皆有之。2.《本草图经》:鲫鱼,亦有大者至重二、三斤,性温无毒,诸鱼中最可食。又有一种背高腹狭小者名鮰鱼,功用亦与鲫同,但力差劣耳。又黔州有一种重唇石鲫鱼,亦其类也。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鲫鱼入胃,治胃弱不下食;入大肠,治赤白久痢、肠痈。脾胃主肌肉,甘温能益脾生肌,故主诸疮久不痉也,鲫鱼调胃实肠,与病无碍,诸鱼中惟此可常食。2.《医林纂要》:鲫鱼性和缓,能行水而不燥,能补脾而不濡:所以可贵耳。3.《本经逢原》:鲫鱼,有反厚朴之戒,以厚朴泄胃气,鲫鱼益胃气。凡煅,俱不可去鳞,以鳞有止血之功也。4.《别录》:主诸疮,烧,以酱汁和敷之,或取猪脂煎用:又主肠痈。5.《唐本草》:合纯作羹,主胃弱不下食:作鮰,主人办白痢。6.《本草拾遗》:主虚赢,熟煮食之;鮰主五痔。7.《日华子本草》:温中下气,补不足;鮰疗肠澼水谷不调;烧灰以敷恶疮;又酿白矾烧灰,治肠风血痢。8.《滇南本草》:和五脏,通血脉,消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