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獾子油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润肤生肌;解毒消肿。主中气不足;子宫脱垂;贫血;胃溃疡;半身不遂;关节疼痛;皮肤皲裂;痔疮;疳疮;痊癣;白秃;烧烫伤;冻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狗獾的脂肪油。
原形态:狗獾,属鼬类中较大种,体长45-55cm,重10-12kg。体肥大颈部粗短。鼻端尖,鼻垫与上唇间被毛。耳短眼小,四肝粗短,前后足趾具利爪,尾较短。头部毛短,有3条白色纵纹,在其中隔以两条黑棕色纹。耳背黑棕色,耳缘白色。下颌、喉部黑棕色。体背有长而粗的针毛,整个背部颜色为黑棕色与白色混杂;体侧白色毛居多;腹面、四肢黑棕色,爪棕黑色。尾端为黄白色。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森林、山坡的灌丛、田野及湖泊、河流旁边。洞居,昼伏夜出,杂食。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青海、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摘录:《中华本草》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