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红芽大戟、紫大戟、广大戟、云南大戟、南大戟、红其根、红牙戟、野黄萝卜、红萝卜、走沙黄、红心薯、土人参、红牙大戟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解毒散结。主水肿胀满;痰饮喘急;痈疮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根。
原形态:红大戟,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块根通常2-3个,纺锤形,红褐色或棕褐色。茎直立或上部稍呈蔓状,稍具棱。叶对生,无柄;叶片长椭圆形至条状披针形,长2-10cm,宽0.5-3cm,先端窄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被白色柔毛,下面沿脉及叶脉被毛;托叶2-4裂,裂片钻形。聚伞花序,花多数,密集成球形,直径1-1.5cm,花小,淡紫红色;花萼浅4裂,3片小,1片大;花冠管状漏斗形,先端4裂,裂片舌状,喉部密被长毛;雄蕊4,着生在花冠管中部;子房下位,2室,花柱细长,柱头2裂。果实很小,卵形或椭圆形。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文献
出处:红大戟药用始载于近代药学着作《药物出产辨》,名红芽大戟。据考,红芽大戟之"芽"应为"牙",为误用大戟科京大戟的别称,因而两者常有混用。现已明确,古代本草记载和方书应用的大戟均为大戟科京大戟,两者功效有所不同,宜予区别。参见"大戟"条。
摘录:《中华本草》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